湖北一夫妻店饺子皮中添硼砂婴儿2至3克就能被毒死
来源:米乐体育app官方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5-08-30 19:19:18
据湖北法治网消息,2024年11月19日,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当场查获一面食店在生产饺子皮和面条等食品中添加有毒化工原料硼砂。硼砂是中药,味甘、咸、性凉,呈白色细粉状,有防腐作用,但硼砂有毒,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肝肾生殖系统等都有危害,有中毒症状及致癌风险。鄂州市的这个夫妻店,其主人吕某花、彭某东因为生产销售有毒食品,近日已经被鄂州市鄂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对店主夫妻二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审理查明,自2024年7月至11月间,被告人吕某花、彭某东夫妻,为使自家生产的面制品色泽诱人、保鲜期延长,多次通过淘宝平台购买国家明令禁止的非食用物质硼砂,添加在鲜面条、饺子皮等面食制品中对外销售,累计销售金额达7.92万元。
法院审理认定,被告人吕某花、彭某东的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法判处被告人吕某花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判处被告人彭某东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追缴二人违法来得到的。另外,对民事公益诉讼部分,判令二被告人,共同支付惩罚性赔偿金158400元,并在鄂州市级新闻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危险、警示社会。此案的判决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也为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食品安全问题由来已久,屡见不鲜,品类繁多。从苏丹红咸鸭蛋到三聚氰胺毒奶粉;从瘦肉精到面食中的硼砂等等,每一起事件都深深刺痛着公众的心。这样一些问题食品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问题造成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如此突出呢?
首先是食品生产经营商责任意识淡薄。许多商家在利益驱使下,完全无视法律和法规和消费的人的健康,不惜采用各种违法违规手段来减少相关成本、提高利润。鄂州这家面食夫妻店,明知硼砂是国家明令禁止添加到食品中的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但为了美化面制品色泽,延长面制品保鲜时间,将商业利益置于消费者生命安全之上。这种缺乏基本商业道德和诚信,以及社会责任感的行为,是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制造者。
其次,是监督管理体系的漏洞和不足,也为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往往存在职责交叉、协调不畅的问题。这种情形很容易产生监管空白和推诿扯皮等行政不作为现象,从而使一些不法商家有机可乘,在监管缝隙中浑水摸鱼。另一方面是基层监管力量薄弱,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和检验测试手段有限,难以及时对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做有效的日常监管,并及时有效地发现一些隐蔽性较强的食品安全问题。
由此可见,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分工与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相互连通,加大对基层监管力量的投入,加强业务培训,更新和完善监管技术和设备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有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够健全,部分标准陈旧,已无法适应现代食品产业的发展需求,也是监管工作滞后,产生监管盲区的一个重要因素。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在全方面实行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切实有效地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一项十分艰巨和紧迫的任务。湖北省鄂州市查处的这个有毒食品案例,对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现实教育范本。从根本上促使生产经营者深刻认识到自觉遵守法律和法规,保障食品安全,既是食品生产者应尽的责任,也是食品生产者一定要遵守的法律和法规底线。监管部门除依法打击惩处外,还应建立和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信用体系,对违法违规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实行多部门联合惩戒,使其在一处违法,就处处受限,让假冒伪劣食品,有毒有害食品永远无处遁形。